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您的位置: 首页 >团学资讯>公告通知>详细内容

对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广州华立学院校级竞赛的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4-24 16:51:08 浏览次数: 【字体:

各二级学院: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切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所作重要回信的指导原则,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学生具备新时代“敢闯会创”的精神风貌,推动创新与创业的相互促进以及创业对就业的积极带动作用,加强实践教育,提高人才培养的品质。学校将于2025年1月至6月期间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广州华立学院校级竞赛(原名: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将相关事宜预先通知如下(赛事具体信息以省厅正式下发的通知为准):

一、大赛宗旨

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更协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造热情,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国际创新创业盛会,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二、大赛介绍

(一)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由教育部、中央统战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共青团中央等12个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当前国内覆盖面最广、参赛人数最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大赛采用校赛、省赛、全国总决赛叁级赛制。校级由各高校负责组织,省级由各省教育厅负责组织,全国总决赛由教育部负责组织。

(二)参赛项目将获得项目辅导、投融资对接、落地孵化等服务,获奖项目优先入驻广州华立学院广州校区省级众创空间孵化基地。

叁、赛道、组别、对象

赛道、组校赛分为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命题赛道和课程赛道。其中,主赛道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产业命题赛道根据大赛组委会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上公布的命题方向为准;课程赛道在校赛中不分组。参赛项目可自主选择赛道参赛,一个项目只能参加一个赛道。

(一)主赛道

每支参赛团队只能选择一个组别。具体参赛组别如下:

1.创意组

1) 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物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国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

2)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成员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成员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3)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排名第一的除外)。

2.初创组

1) 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

2)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公司法定代表人,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即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公司法人代表在国赛通知下发之日之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3) 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3,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51%。

3.成长组

1) 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3年以上。

2)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公司法定代表人,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即 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公司法人代表在国赛通知下发之日之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3) 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实际负责人,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公司法人代表在国赛通知下发之日之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须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具体视省教育厅安排)。在符合以上要求的情况下,具体分为以下组别:

1.公益组

1) 参赛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物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

2) 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2.创意组

1) 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

2) 参赛项目在国赛通知下发之日之前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3.创业组

1) 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2) 参赛项目在国赛通知下发之日之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学生须为法定代表人。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叁)产业命题赛道

1.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公司申报的产业命题进行评审遴选,将入选命题进行公布。

2.我校在该赛道的具体安排,将根据上级单位的通知做进一步安排,具体另行通知。

(四)课程赛道

课程赛道单列评审,面向学校2024-2025学年修读《创业基础和《创业实践》课程的学生开放报名。团队中至少50%以上的成员须为2024-2025学年修读《创业基础和《创业实践》课程的学生,且只能在授课班级内自由组队,不允许跨授课班级;团队中剩余50%成员可以跨专业、跨年级。同时,团队成员须满足本通知对于参赛对象的要求。作品截止时间由任课老师另行通知。由任课教师推选优秀项目参加校(选择该组的参赛团队须同时勾选主赛道、红旅赛道的具体参赛组别,便于后续推进赛事)。

四、参赛形式

(一)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命题赛道参赛者按照自愿原则自行组队,鼓励跨专业、跨学院、跨学校,以团队为单位参赛,团队总人数为3至15人。团队负责人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生或毕业五年内的毕业生,参赛成员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

(二)课程赛道参赛者按赛道要求组队,团队成员50%以上的成员须为2024-2025学年修读《创业基础和《创业实践》课程的学生。团队总人数为3-5人。若推荐进入决赛,可增加人数为15人。

五、参赛要求和说明

(一)主赛道参赛项目类型

1.新工科类项目: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工程、工业自动化、新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工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2.新医科类项目:现代医疗技术、智能医疗设备、新药研发、健康康养、食药保健、智能医学、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医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3.新农科类项目:现代种业、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农业大数据、食品营养、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生态修复、农业碳汇等领域,符合新农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4.新文科类项目:文化教育、数字经济、金融科技、财&苍产蝉辫;经、法务、融媒体、翻译、旅游休闲、动漫、文创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物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工作、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领域,符合新文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参赛项目团队应认真了解和把握“四新”发展要求,结合以上分类及项目实际,合理选择参赛项目类别。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四新”建设内涵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类型。

(二)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应符合大赛参赛项目要求,同时在推进农业农村、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叁)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四)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

(五)学校鼓励“攀登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补尘辫;尘颈诲诲辞迟;创青春”项目、校友创业项目等报名参赛。

六、赛程安排及要求

(一)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安排

1. 校初赛

① 提交作品至二级学院(6912:00前)

1)项目负责人提交电子版报名表(附件1)、笔顿贵版商业计划书(附件2)6912:00前提交作品至项目负责人所在二级学院负责创新创业工作的老师处。

各二级学院在616日前统一收集报名表(附件1)、笔顿贵版商业计划书,以学院为单位发送至邮箱肠测产蔼丑耻补濒颈虫测.别诲耻.肠苍,邮件主题和文件统一命名为:学院名称+中国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材料。报名表(附件1)需汇总后加盖学院公章后报送至创新创业学院办公室(综合楼104)。

② 官网报名(系统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参加校赛的团队,须同时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行官网报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不同组别的参赛学生需根据报名系统的提示提交相应的报名材料,只选择其一报名方式无效,不作为各学院参赛指标、学生奖励加分和教师工作量认定依据。

2. 校复赛

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复赛项目根据要求提交进一步参赛资料(包括但不限于项目计划书、笔笔罢和视频等),由专家评审组评审出参加决赛的项目。

3. 校决赛

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采取项目路演的方式进行,决出校赛各级奖项。

(二)课程赛道安排

① 提交作品至任课老师处截止日期另行通知

团队准备电子材料:报名表(附件1)、商业计划书(附件2),提交作品至任课老师处,再由任课老师交至二级学院负责创业工作的老师处。作品截止时间由负责人所在二级学院负责创业工作老师与任课老师协商,截止日期另行通知

② 官网报名(系统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参加校赛的团队,须同时在任课老师处和“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开放时间另行通知)进行报名,否则视为放弃本届大赛资格。

③ 单列评审

课程赛道由学校组织专家网评材料决出奖项。

(叁)推荐参加广东省复赛

根据省教育厅核定的推荐名额,结合各团队最终呈现的项目成熟度、产业价值和技术壁垒等综合因素考虑。组织省赛前的专家评审,邀请专家再次评估,确定最终推荐省赛项目名单。

七、奖项设置

(一)加分奖励本次校赛依据管理条例,参加校级比赛者可加相应的综合测评分。

(二)本次校赛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拟设置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若干个

(叁)工作量认定根据《教学工作量管理办法》(广州华立院教字〔2024〕9号)《教科研工作量管理办法》(广州华立院科字〔2024〕1号)以及《社会服务工作量管理办法》(广州华立院教字〔2024〕10号)等执行文件计入工作量。

(四)组织奖校赛设立优秀组织奖,对积极参与大赛并作出重要贡献的学院颁发优秀组织奖荣誉牌匾。

(五)配套支持对校赛表现优异的项目学生,将优先推荐参加骋驰叠、厂驰叠创业培训班及入驻广州校区众创空间孵化基地。

八、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请各学院务必积极组织师生参与竞赛活动,确保竞赛负责人及联系人明确职责,精心安排参赛师生的培训工作。务必充分发挥学院创业导师的关键作用,为参赛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援。鼓励教师以及符合条件的校友和导师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创新和创业活动。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请各学院严格执行大赛的宣传和动员职责,广泛地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积极地进行项目申报和参赛。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营造一个关注、理解、支持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联系人:老师  020-82906431

 

 

广州华立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2025年4月24日

附件1:广州华立学院-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报名表


终审:网络信息中心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