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欢迎访问广州华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站群导航

广州华立学院

行政机构

教学单位

其他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院系资讯>详细内容

院系资讯

追踪革命遗迹,汲取精神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全体教师赴佛山、广州两地开展实践研修活动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冯露 发布时间:2025-04-14 17:54:20 浏览次数: 【字体:

革命贯穿整个20世纪,直至今天。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从改革开放到十八届叁中全会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二十届叁中全会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革命文化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全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重要文化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广州、佛山两地分布着大量革命遗址、遗迹和革命先烈故居,是对广大公众进行中国革命文化传统和革命斗争精神教育的好地方。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届叁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4月11日至13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全体教师在广州华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谭德礼教授带领下深入佛山、广州两地开展“广东革命文化实践研修活动”。

第一站老师们来到位于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的谭平山故居和叁谭纪念馆。“叁谭”纪念馆是高明人民为缅怀中国革命史上杰出人物、明城籍的民主革命家谭平山、谭植棠和谭天度而兴建的。展馆首层正中央摆放着谭平山、谭天度、谭植棠的半身玻璃钢雕塑像,正气凛然。整个展览图文并茂,多角度反映“叁谭”各个时期的光辉业绩,折射他们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矢志革命,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使老师们受到深刻教育。

三谭纪念馆

老师们在“叁谭”纪念馆参观学习

第二站老师们来到陈铁军故居和陈铁军纪念馆。透过珍贵文物与历史影像,老师们系统研习陈铁军的革命人生。出身富商家庭的陈铁军,受到“五四运动”感召投身革命,组织广州起义筹备工作。革命期间陈铁军与周文雍假扮夫妻坚持斗争,最终在红花岗刑场举行“刑场上的婚礼”,英勇就义。在就义之前陈铁军与周文雍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从泛黄的照片中,老师们可以看到照片中的陈铁军与周文雍虽然脚带镣铐,虽然在被“华贵”衣物包裹下的身躯伤痕累累,但其身姿依旧站的笔直,呈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不惧牺牲,奋不顾身的坚定信念。研修期间,老师们观看《刑场上的婚礼》片段,并就如何将革命精神、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进行了讨论交流。通过此次现场教学,教师们不仅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并且在思想层面上也得到了显着的提升。

王和强教授

在陈铁军故居进行汇报交流

第叁站老师们来到了中山纪念堂。讲解员为老师们着重介绍了中山纪念堂的历史渊源和革命意义,中山纪念堂见证了对广州乃至整个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深远的重要事件,特别是1945年日军在中山纪念堂受降。在讲解员的娓娓道来中,一幅浸染着中国人的血与泪的历史画卷在老师们的眼前铺开,使老师们深刻地意识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新中国人民的安居乐业来之不易。

中山纪念堂

在中山纪念堂孙中山铜像前合影

第四站老师们来到中共叁大会址纪念馆。1923年6月12日至6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统一战线方针策略,从而推动了国共两党历史上的首次合作。老师们在这里参观了中共叁大会议的发展历程,感悟革命信仰的力量。其中,一楼的展览区还播放了“寻觅中共叁大会址”的影片。1972年,中共叁大代表徐梅坤受邀来到广州,在东山一代实地寻访,最终凭借逵园屋顶上的“1922”字样,成功找到了中共叁大的旧址。中共叁大旧址虽然在1938年被日军轰炸,但革命精神不灭,革命精神在新时代仍然依托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马克思主义学院谭德礼院长对此次研修班全体成员的实践研修予以高度肯定,期待全体老师将此次研修中获得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案例充分运用于教学中,履行好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共谋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并且就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江门校区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在中共叁大会址纪念馆前合影

江门校区

谭德礼院长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江门校区老师合影

第五站来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兼具红色基因和传统历史文化。农讲所旧址始建于1370年,原为番禺学宫,这里既是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是学子求学的场所。20世纪20年代,国民革命运动迅猛发展,为配合即将进行的北伐战争,开展全国农民运动,一所唤起农民觉悟、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应运而生,它主要由中国共产党人主持,以“养成农民运动之指导人才”为办学宗旨。农讲所这座“革命的摇篮”所代表的红色精神在新时代历久弥新,激励着老师们继承革命先辈的精神,承担时代使命,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当作一生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此后,老师们还参观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实地感受战士们不畏牺牲、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

农讲所老师们在农讲所参观学习

黄埔军校

老师们在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参观学习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深入佛山、广州两地开展实践考察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社会实践,更是一堂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课。通过实地考察,教师们强化了使命担当意识,他们表示将把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大思政”资源有机融入思政课堂,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勇担铸魂育人使命,推动我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终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