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第一课 党建引领·科技报国——在新时代征程中书写青春答卷
思政第一课 党建引领&补尘辫;尘颈诲诲辞迟;科技报国——在新时代征程中书写青春答卷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政治制度与方针,增强政治素养并促进其全面发展,计算机工程学院党总支于2025年3月11日在四号教学楼503教室开展了思政第一课,本次思政第一课由计算机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谢太义讲授。
一、党的引领:二十届叁中全会与新时代使命
谢太义书记通过对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解读与党的引领下的科技发展路径的理解,在思政第一课上强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意义重大,其决定涵盖多领域改革举措。高校要依全会精神,坚持 “四个面向”,推进科技发展,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完善机制,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二、历史回响:百年奋斗中的科技强国梦
1
党领导下的科技发展历程
1956 年,党中央号召 “向科学进军”,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回国投身 “两弹一星” 事业,用行动诠释科技报国的信仰,为我国科技奠基。1978 年,邓小平提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科技迎来春天,科技工作者推动 “银河” 计算机诞生、互联网萌芽,助力改革开放经济腾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实现跨越,5G、量子通信等领先,华为鸿蒙、清华 “计图”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彰显科技创新实力。
2
科技强国梦的传承与创新
通过科技强国目标的提出、科技创新理念的转变、科技强国梦的青年担当来实现科技强国梦的传承与创新。
叁、现实战场:全球科技竞争与中国突围
1
全球科技竞争格局
谢太义书记表示,当下全球科技竞争异常激烈,美国在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妄图阻碍中国发展。我们学院所处的计算机领域,首当其冲,面临核心技术 “卡脖子” 难题。不过危机之中也蕴藏着机遇,中国坐拥全球最大数字市场,人才储备丰富,国家 “十四五” 规划已将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列为战略方向。而大家所学的算法、网络安全、智能系统等,正是国家亟待突破的关键领域,期望同学们勇担重任,抓住机遇,积极投身科研创新,助力国家打破技术封锁。
2
中国科技突围的实践与成果
华为鸿蒙系统的成功,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生态创新的胜利。它告诉我们:突破封锁,需要“从0到1”的原始创新,更需要青年一代敢想敢干的勇气!
思政第一课在谢太义书记的讲课下顺利结束,书记在最后还给同学们送上了一段话:“在键盘上敲击的是代码,在心中燃烧的是报国志。 愿你们以党建引领为帆,以科技创新为桨,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计算机人的青春答卷!”
用户登录